top of page
搜尋

您是否瞭解“中醫心理學”與“中醫心身醫療”?

儘管早在幾千年前東西方的古人們就已經開始對心理學有所研究,然而卻一直沒有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為此,在19世紀以前,心理學一直隸屬於哲學範疇。直到19世紀中葉,西方因在心理現象的研究中引進了實驗方法,才使得心理學成為一門實證科學,並最終從哲學中分化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所以,著名的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說過:“心理學有著漫長的過去,但是卻只具有短暫的歷史”。

中醫心理學的情形同樣如此。儘管在2000年前中醫學理論體系奠基以來,“心身一體”與“形神合一”的整體觀思想就成為中醫診療以及養生和預防醫學的核心,儘管歷代中醫學家們在臨床實踐中彙集和總結了豐富的包括心理學的診斷和治療內容在內的大量理論與臨床經驗,但“中醫心理學”學科體系的確立,乃是在現代心理學的影響和催化下,以中醫理論為指導,汲取現代臨床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等多學科的知識而形成的。中醫心理學,是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和規律、並用以指導臨床實踐的一門新興學科。

與現代臨床心理學和現代心身醫學的關係相類似,在中醫心理學與中醫心身醫學二者之間,呈現為前者是後者的重要理論指導、而後者則是前者的臨床應用這樣一種關係。也就是說,對於中醫心理學的臨床應用,就形成了中醫心身醫學的診斷、治療以及預防保健體系。

中醫診療心身病或情緒病,在方法上除了重視內治法(口服藥)與外治法(針灸等)的綜合應用外,還重視“話聊”(話療)法以及指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身加以應用的多種心身調節技術。

首先,口服中藥是可以改善心身狀態的。比如,三國時代的嵇康在《養生論》中就提到“合歡蠲忿、萱草忘憂”; 而纈草(Valeriana oficinalis)早在16世紀,在歐洲就被用改善睡眠。近現代的研究表明,纈草具有促進睡眠、鎮靜安神、治療抑鬱等確實的功效,所以在歐美得以廣泛應用。中醫的用藥特點是按照從臨床中歸結來的理論和法則而運用複方組合調劑,以增強藥效並減少副作用。中藥裡更有著為數眾多的諸如安神益智、疏肝解鬱、清心除煩、化痰開竅之類的藥物,具有抗焦慮、抗抑鬱或者促進睡眠等功效,許多已經現代藥理研究證實。

在改善不良情緒方面,以中藥組成的名方逍遙散和溫膽湯為例:逍遙散健脾疏肝,針對脾虛肝鬱之臟腑功能的紊亂和虛弱所致的抑鬱狀態,服之能有令患者心身“逍遙”;而溫膽湯是一劑“壯膽”的方藥,主要針對膽鬱痰擾而心神不定、神魂不寧的驚悸、失眠、膽怯、焦慮的狀態而用,古今中外的大量醫療報導都顯示其療效是切實的。


20 次查看0 則留言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